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投入超8亿!多家陶瓷巨头进军新赛道,抢抓新机遇

投入超8亿!多家陶瓷巨头进军新赛道,抢抓新机遇

2025-09-12 来源:中国陶瓷网 责任编辑:刘思桃 阅读:1964
26

9月10日,帝欧家居发布公告称,其中文名称已由“帝欧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帝欧水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由“帝欧家居”变更为“帝欧水华”,英文简称由“DOJJ”变更为“DO&SH”,证券代码则保持不变。

据了解,此次变更旨在匹配公司实控人调整后的战略方向,主营业务范围暂未发生变化。虽然帝欧水华此次更名短期内未涉及业务转型,但已然被市场视为公司战略调整的信号
8月26日,帝欧水华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提到,公司新的实控人之一朱江以及新的管理团队,将为公司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公司也将在夯实现有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第二产业

事实上,帝欧水华开辟的全新战略方向此前已经透露一二,那就是跨界布局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领域。

不止是帝欧水华,在科技与人工智能领域革命性热潮的推动下,身处传统制造产业的陶瓷企业也纷纷把目光投向AI人工智能的新赛道,天安新材(鹰牌集团母公司)、道氏技术、帝欧家居、蒙娜丽莎等企业大手笔投资布局,追赶全球科技浪潮,突破传统产业增长瓶颈。

 

早期探索

从生产智能化到AI产品落地

陶瓷行业的AI融合并非一蹴而就。早在几年前,行业龙头企业就已开始探索AI技术在陶瓷生产中的应用,为当前的跨界浪潮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明珠集团早在2019年就搭建了数字孪生工厂,通过AI算法优化瓷砖烧制环节的温度、压力参数,有效提升产品合格率并降低能耗。其研发的AI质检系统通过机器视觉快速识别瓷砖表面缺陷,检测效率较人工提升10倍以上,误判率控制在0.5%以内。

2025年,新明珠集团旗下的冠珠瓷砖更是推出了首款AI瓷砖产品,迈出了AI与传统陶瓷产品融合的重要一步。

东鹏控股则在2020年推出“AI+供应链”体系,利用智能算法预测市场需求、优化库存布局,将全国仓储周转效率提升30%,物流成本降低15%。在研发端,东鹏通过AI模拟瓷砖配方的物理性能,将新产品研发周期从传统的6个月缩短至2个月,加速了抗菌砖、防滑砖等功能性产品的迭代。

近期,东鹏就AI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希望以软件平台+大模型+Agent组合需求,构建完善的知识库体系,开展智能体的工程设计、开发与持续调优。

科达制造的数字工厂项目则经历了从设备维修数据采集到生产运营核心数据整合的演进。其“甄陶MOM”系统已迭代至2025版本,融入了工艺AI技术,能够通过毫秒级速度采集从原料处理到烧成、质检的全流程数据,并进行深度分析和自主优化建议。

蒙娜丽莎在2025年年初基于国产大模型DeepSeek-R1率先推出“营销M-AI平台”,成为陶瓷行业首个拥抱AI大模型的企业。

这些早期探索虽然只是聚焦于生产和内部流程优化,却验证了AI技术在陶瓷行业的实用价值,积累了宝贵的场景数据与技术经验,成为行业集体跨界AI的奠基石。

 

战略布局

多元化模式进军AI赛道

随着AI技术日益成熟,陶企的跨界布局不再局限于内部应用,而是通过战略投资、合资建企、基金布局等多元方式,深度切入AI产业核心领域。

天安新材选择了战略投资路径。近日,天安新材完成对广东若铂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通过受让18%股权的方式参股这家深耕AI机器人核心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若铂机器人拥有伺服驱动、AI决策、机器人控制等核心技术,其自主研发的高精度伺服驱动器实现了100%国产替代,打破了国外垄断。

天安新材董事长吴启超表示:“相信在机器人时代来临的当下,此次转型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发展速度将会很快。佛山作为中国制造业重镇,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需求迫切,正是最佳试验场。”

道氏技术则走技术深耕路线。不久前,道氏技术与芯培森在南庄镇合资成立广东赫曦智算中心有限公司,打造全球首座专门用于进行原子级科学计算的规模化算力中心,注册资本5000万元

该中心聚焦密度泛函DFT、分子动力学MD等原子级计算需求,可覆盖生物医药、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直接填补国内规模化原子级智算的空白。

此外,道氏技术拟出资3000万美元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进而获得强脑科技少数股东权益。

据悉,道氏技术正在全力打造“AI+材料”的平台型企业,拟借助强脑科技在医疗康复、教育消费和人机交互领域应用脑机接口技术的经验,进一步增强“AI+新材料”生态赋能与商业化落地能力,同时推进公司碳材料产品在电子皮肤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应用的进程,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寻求有力支撑。

帝欧水华选择自主投资策略。8月22日,帝欧水华发布公告称,拟使用自有及自筹资金5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水华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拓展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业务。

按照帝欧水华的规划,公司传统业务的六大生产基地、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以及门店销售终端,都能为新成立的子公司初期的“AI+工业”模型提供试验场地。

蒙娜丽莎的投资态度更为谨慎。今年3月7日,蒙娜丽莎子公司蒙娜丽莎投资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青岛浑璞智芯九期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认缴出资占比44.43%。

此前的2024年12月26日,蒙娜丽莎投资已以1000万元认购了青岛浑璞华芯十期创业投资基金份额。通过专业基金筛选优质项目,蒙娜丽莎为未来切入科技赛道储备资源,反映出企业对跨界AI的理性考量。

 

战略意义

产业融合与增长路径双重考量

陶瓷头部企业集体跨界AI,并非偶然的战略摇摆,而是传统产业在行业周期与技术变革双重叠加下的必然选择。

从行业现状看,陶瓷产业正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陶瓷砖产量为59.1亿㎡,同比下滑12.08%;建筑陶瓷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共993家,较2023年减少29家。

企业经营方面,2025年上半年,13家上市陶企中,超六成企业营收陷入同比下滑,超五成企业净利润遭遇同比下滑,其中还有三家陷入亏损状态。

在此背景下,跨界AI成为陶企突破增长瓶颈的重要选择。一方面,AI技术能够为传统陶瓷产业赋能,实现提质增效;另一方面,进军AI赛道有助于企业培育新增长点,实现业务多元化。

此前陶瓷产业链的AI应用已经充分展现AI技术为行业赋能的价值:智能质检使缺陷检出率>99.5%,比人工质检成本降70%;窑炉优化可降低能耗8%—15%,年节省燃气费200万元以上;配方研发能缩短研发周期50%—70%,降低实验成本60%;环保治理使得罚款降低90%等。

对此,陶瓷行业战略专家姚若晗指出:“如果只供自用,投入产出比极低——开发维护成本高昂,而仅服务自身业务难以摊薄成本,根本不经济。合理的路径应是依托自身实践,孵化出适用于陶瓷乃至整个制造业的AI应用模块,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尽管AI赛道前景广阔,但陶企的跨界布局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技术壁垒、市场竞争、投资回报周期长等。不过,陶企的AI跨界仍具有其战略合理性。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尹虹认为,AI对各行各业的冲击是非常大的,陶瓷产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跨界探索仍有一段路要走。

从长远看,陶企的AI布局不仅是应对当前经营压力的权宜之计,更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投资。随着AI技术不断成熟和产业化应用加速,早期布局的企业有望获得先发优势,实现从传统材料生产向科技复合型的转型。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Baidu
map